close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何裕華 何偉傑
  故事1
  主角:朱耀龍
  為傳承雕刻文化謀後路
  甲午馬年春節假期,著名微雕藝術家、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特聘館員、廣東聯匾藝術院院長朱耀龍仍在自己的工作室,準備年後展覽和開班傳揚匾額雕刻文化。
  “現在廣州真正人手做匾額雕刻的人已經不多了。”朱耀龍告訴記者,該民間工藝式微的原因有三:一是需求下降,老百姓家裡不再使用牌匾、楹聯;二是快而準的機械雕刻取代了慢而精的人手操作;三是學該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其實,只要真懂書法藝術的人就知道機械雕刻與人手雕刻不是一回事,牌匾手工製作是二次創作,是另一門藝術。”
  朱耀龍認為,匾額雕刻之所以能成為一種傳統文化,是因為中國自古上至帝皇下至老百姓,一直把刻印書法字樣的匾額、楹聯作為明志、寄望、祝願、鎮宅等作用。“以前的人家裡,每個空間都用牌匾明確,例如聽風齋、賞月軒等等,一是說明瞭該房間的用處,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使用者的一種理想和追求。再如,正大光明、天下為公等等,也是宣揚一種精神性的東西。”
  認同匾額雕刻作為民間藝術的還有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據悉,省文史館將聯同廣府廟會組委會,於2014年3月4日至3月13日,在廣州市越秀區文化館開辦嶺南民間雕刻藝術展,其中,也特邀了朱耀龍參展。省文史館民間藝術院院長陳勁佟證實,屆時,朱耀龍將不僅攜帶十多件大型匾額雕刻精品到展,還設立現場展示攤位,向觀展市民介紹匾額雕刻工藝與文化。
  “其實,我們一直在做發掘、保護與傳承嶺南民間工藝的項目,也是在籌備這次展覽過程中,瞭解到很多民間藝人生存堪憂。像朱耀龍的工作坊,因為沒有固定訂單,絕大多數時候都在虧錢。只是因為一種對文化傳承的執著和對傳統工藝的熱愛,貼錢堅持著。”陳勁佟說。
  而省民間藝術院的推動也觸發了朱耀龍的傳承思路。“這個春節,我不僅沒休息,還特別約了華南理工大學辦公室主任前來聊合作,希望能在今年開設匾額雕刻的民間工藝課程班,不管是於文化傳承、技術提升還是學生就業而言,都是有幫助的。另外,3月參加完嶺南民間雕刻藝術展覽後,我還打算到北京、上海和南寧展出,望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匾額雕刻文化的張立。”朱耀龍如是說。 編輯: 鄔嘉宏
   1
  
  故事2
  主角:馮健輝
  擺攤志在申報“非遺”
  近日,有著“嶺南第一黃金印”之稱的馮健輝闖進了位於天河體育中心的嶺南工藝長廊,參加長達十多天的天河區花市工藝品展銷。不過,作為所剩無幾的廣州銅雕藝術傳承人,他告訴記者,擺攤不為做生意,而旨在讓更多人關註銅雕,從而打通銅雕申報“非遺”之道。
  1月30日下午,記者在天河花市找到了銅雕攤位,而馮健輝正忙著跟市民游客介紹各類銅雕銅印。馮健輝用略帶沙啞的聲音告訴記者,近年來他一直致力增加銅雕這門手藝的曝光率,為的不是一己之利,而是傳統文化的認可與傳承。
  據專註銅印篆刻30多年的馮健輝介紹,廣東篆刻藝術是很發達的,甚至影響到港澳、東南亞地區。“位於廣州市解放北路的南越王墓出土的龍鈕金印,可以證明西漢時代廣州已重視篆刻工藝。古代刻印在漢代達到鼎盛,那時印章多用銅鑄,王侯將相的官印、文人雅士的私印都由此而興起來的,這就是著名的漢印,後來刻印章者大多以師法漢印為正途。”
  不過,被“在廣州沒有傳承歷史”、“歷史不清”等原因一直被拒於申請“非遺”門外的馮健輝坦言,雖然累敗累戰,但事實上也很有挫敗感,因而他至今沒有授徒傳承。“是很少人在從業,但不代表它就不是我們的文化,不代表沒有傳承意義。如果國家連這個‘非遺’稱號都不給,這種工藝就失落得更快。”他唏噓道,“其實也有人想跟我學,我不收徒是因為這行目前還得不到重視,俗稱‘沒前途’,教他們只會害了他們,搵唔到食嘛。而且,學銅雕投入不小,即使我不收學費,學徒要自己買材料刻印,這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在與記者交談過程中,馮氏攤檔又賣出了幾個銅印銅雕紀念品,甚至來自美國的Paul也表示要跟馮師傅學習銅文化。“現在算是喜憂參半吧,至少還有不少人對銅雕刻有一定興趣,我還是感到高興的。但政府是否願意扶持這項民間工藝?我看不清楚。”馮健輝說。 編輯: 鄔嘉宏
  故事3
  主角:伍立橋
  自辦珍寶展宣傳本土文化
  年三十下午,荔灣區壹號文化廣場只剩一個燈火通明的房間,門前掛著“春節免費看珍寶展”。
  房間里坐著現年63歲的伍立橋。1月10日起,他在這裡舉辦了一場名為“春節免費看”的珍寶展,展期一直持續到年初十。老人把十多年來收藏的寶貝都搬過來,廣鐘、紫砂壺、千年石刻、煤油燈等藏品應有盡有,老人家每天都在不停地接待一波又一波的圍觀者。
  年三十下午,伍老接待完最後一波市民之後,終於能稍微休息下,“原本以為今天不會那麼多人,不過還是有一些老人家趕在春節前過來看。”伍立橋說。天漸漸暗下來,壹號文化廣場人越來越少,熙熙攘攘了幾天終於閑下來的伍立橋並沒有動身離開。
  就寧守展廳都不回家吃飯的“怪行為”,伍立橋笑了笑說,“前年大年初一上午,按習俗我們全家人團聚一起吃飯,當時我就臨時把展覽關了門打算下午再開,但沒想到飯吃到一半有市民給我打電話,抱怨大老遠跑過來怎麼關門了,嚇得我連飯都沒吃完又跑了回去,所以這次我要留到晚上6、7點確定沒人後再暫時關一下。”
  據悉,伍立橋是清朝首富伍秉鑒的後代。“伍秉鑒以及他們那代人所孕育的十三行文化在廣州本土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然而這些文化隨著城市發展正不斷消亡,所以我希望通過辦展覽能夠讓大家在節假日空閑的時間,多瞭解關於那個時代的歷史文化。”在他的展覽館里,除了各式各樣的藏品之外,更多的還有他收集多年關於伍秉鑒的各種史料,以及如今仍遺留下來的伍氏遺跡——伍家祠的現狀。這些史料也確實讓不少前來觀展的市民相當觸動,“前幾天有個老市民看完之後,第二天又帶了一個老人家過來看,他們跟我說,他們從小住在伍家祠附近,到搬走的時候都不是很清楚那裡的歷史,看完展覽以後知道了很多,這讓我很欣慰。”編輯: 鄔嘉宏
  (原標題:為傳承雕刻文化謀後路 藝術家角落裡堅守創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x69rxtg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